招商引資怎么干?江西這樣部署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4年12月03日     |    制作:  江南小編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實行政府招商與市場化招商雙輪驅動,精準謀劃產業鏈招商項目,形成區域全覆蓋、產業全關聯的基金矩陣布局,集中攻關招引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

  近日,我省出臺《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新趨勢新變化下,江西省招商引資如何部署?各相關部門又會怎么干?

  ◎省商務廳:實行政府招商與市場化招商雙輪驅動

  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饒芝新介紹,國家招商新政出臺以來,當前招商引資出現了“三大趨勢性變化”,政府主導招商加快向多元化主體聯動招商轉變,構筑“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多元共招”的招商新體系是大勢所趨;獎補驅動式招商加快向資本賦能式招商轉變,“耐心資本”將是重點招引方向;構筑地方“政策洼地”加快向“營商環境高地”轉變,從比拼財稅獎補“小優惠”轉向比拼營商環境“大優惠”。

  饒芝新表示,省商務廳將重塑招商體系。深入貫徹落實《指導意見》,實行政府招商與市場化招商雙輪驅動,推進招商體系整體變革重塑,聚力專業化招商,建立專業化招商團隊,打造專業化招商平臺,開展專業化招商研究與培訓等。

  創新招商模式。推進招商創新,探索模式融合,實施精準招商。《指導意見》提到重視資本招商、謀劃科技招商、推進數字招商等招商新模式,在當前招商新政的大背景下,要創新用好這些“新招”“妙招”“實招”。

  構建產業生態。圍繞“1269”行動計劃,通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行業組織、專業機構等多方面協調合作,形成共享、共生、共惠、共贏特征的產業生態。

  ◎省國資委:形成區域全覆蓋、產業全關聯的基金矩陣布局

  省國資委副主任張驊介紹,產業基金是產業招引與培育的重要因素。省現代產業引導基金成立以來,推動各地從“資源招商+政策招商”向“資本招商+生態招商”轉型升級,努力為加快構建體現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資本動能。

  加快完善基金矩陣。發揮省級產業引導基金引領帶動作用,支持各設區市因地制宜設立產業基金,實現11個設區市和贛江新區二級母基金全覆蓋;支持國家級開發區和產業基礎扎實的縣市區設立產業基金,縱深為縣市區推進資本招商賦能。結合行業特點、產業鏈及鏈主企業情況,采取“鏈主+基金”形式,推動設立產業鏈、行業鏈基金13支,形成區域全覆蓋、產業全關聯的基金矩陣布局。

  加速產業資源集聚。通過發起設立或參與設立市場化基金,加強與頭部基金管理機構合作,深度對接產業項目資源,加快培育打造產業基金生態圈。

  加強產業基金直投。為加大優質項目招引培育力度,省現代產業引導基金全額出資設立了50億元現代產業直投基金,對省級重大項目或特定功能項目進行直投。同時,支持具備條件的設區市開通區域二級母基金直投功能。

  “下一步,省現代產業引導基金將持續強化省市縣三級產業基金聯動機制。”張驊表示,省現代產業引導基金將綜合運用“以投招引”“招投聯動”“投孵結合”等方式,聚焦優質項目招引,進一步形成“資本+產業”“鏈主+基金”投資合力,進一步提升資本招商質效。

  ◎省發展改革委:堅決打破各種隱性門檻

  新形勢下,招商已經從拼政策向拼營商環境轉變,我省在改善營商環境方面將如何發力?

  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蘇玉生表示,我省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深入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規范招商引資各類不當獎補行為。全面落實市場準入制度,堅決打破各種隱性門檻。著力為來贛企業營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環境。

  “服務好”,著力為來贛企業營造高效便捷、暖心爽心的環境。圍繞項目全生命周期,強化“要素跟著項目走”,推行更多“承諾免批”“集成審批”“極簡審批”,推廣幫代辦服務,保障項目快速落地。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讓更多高頻事項實現“一次辦”“一網通辦”。

  “有保障”,著力為來贛企業營造安心經營、放心發展的環境。在監管執法上,持續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推廣柔性執法、“輕微免罰”,規范設立“企業安靜期”;大力推行“綜合查一次”“監管一件事”等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聯合檢查,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深入開展“抓規范、優環境”專項行動,對選擇性執法、趨利性執法等進行嚴查。

  ◎省科技廳:集中攻關招引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

  在重大項目招引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科技招商逐漸成為招商領域的熱門話題。去年以來,江西圍繞“1269”行動計劃,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科技資源,瞄準高科技企業、高層次人才、高質量成果、高能級平臺,一體化開展“鏈式”科技招商。

  省科技廳二級巡視員幸紅星表示,省科技廳圍繞“1269”行動計劃,聚焦產業鏈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科技企業,集中攻關招引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和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強的中小型科技企業。

  引進集聚高水平科技創新人才。建立完善重點產業雙創人才需求目錄和科技成果轉化清單,持續優化“青年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的引育體系,實現科技人才供需精準對接。

  引進轉化高質量科技創新成果。探索建設“1+M+N”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鼓勵各地圍繞主導產業,聚焦企業重大技術需求,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對接,精準開展成果轉化、成果交易、“揭榜掛帥”聯合攻關、產學研合作等活動,促成更多優質科技成果在贛轉化、落地、投產。

  引進共建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鼓勵各地圍繞重點特色產業,引進國家級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共建一批研發機構。鼓勵各級政府、企業等在省外創新資源豐富地區設立具有技術研發、人才招引、企業孵化、產業聯動等功能的科創飛地。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精準謀劃產業鏈招商項目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董瑾介紹,一年來,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聚焦“1269”行動計劃,始終把產業鏈招商作為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扎實推進重點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不斷優化產業鏈結構、提升產業鏈價值。

  今年1至9月,全省“1269”行動計劃重點產業鏈項目實際利用省外項目資金5771.19億元、占全省的74.43%。接下來,我省將精準謀劃產業鏈招商項目,實時更新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四圖五清單”,精準謀劃和推出一批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培育完善產業鏈群生態。一方面苦練內功,瞄定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和重點子鏈、6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及各市、縣主導優勢產業集群,著力培育完善產業鏈條、提升集群承載功能、增強產業協作配套能力,通過產業鏈群的完整性來吸引產業項目和資本精準投資。另一方面強化硬功,推動各市、縣進一步找準聚焦本地的優勢主導產業,鼓勵出臺本地產業支持政策,明確支持方向和方式。

  探索推行“鏈主+基金”模式。積極發揮現代產業引導基金作用,推動各地圍繞本地主導產業,與省內外13家鏈主企業合作設立產業鏈基金,涉及有色金屬、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制造、鋼鐵、建材、食品7個重點產業鏈,總規模約284億元。

  文/陶欽儀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許佳慧

  值班編輯:范晶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鄭榮林



一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