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太空里面挖呀挖呀挖 中國造“星際礦工”要撬動宇宙寶藏!

來源:  江南都市報     |    日期:  2025年03月31日     |    制作:  肖琳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9110

  2025年3月,中國礦業大學的實驗室里,一個六足機器人正以“太空蜘蛛俠”的姿態在模擬月壤上靈活攀爬。它的足部如蟑螂般緊抓地面,鉆頭如啄木鳥般精準破巖,短短幾分鐘便完成采樣。這便是我國首個太空采礦機器人——“星際礦工”。它的誕生,不僅標志著中國在太空資源開發領域的突破,更預示著人類即將邁入“宇宙淘金”新時代。

  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鐘敏 制圖/馮曉鵬

  圖片由AI生成

  一個銀光閃閃的機器人,長著六只小腳丫,在布滿星星的黑色天空下,蹦蹦跳跳地爬上一個巨大的“奶酪球”——月亮!

  它就是來自中國礦業大學的“星際礦工”——六腳機器人!它就像一只長著輪子和爪子的機械小蜘蛛,但本領可比蜘蛛厲害多了!快來看看,科學家們是如何為它設計超能力,去太空“挖寶藏”的吧!

  【本期主角】

  中國造“星際礦工”

  ●名稱:太空采礦機器人。

  ●生日:2025年3月16日‌。

  ●外形:渾身銀光閃閃,長著六只小腳丫。

  ●研發:中國礦業大學劉新華教授團隊。

  ●功能:在地外星體上完成地質勘探和礦物采集任務。

  01

  設計師的奇思妙想!

  為什么需要太空采礦?

  你知道嗎?地球就像一個裝滿糖果的罐子,但里面的“糖果”(礦產資源)正在慢慢變少。科學家說,如果我們繼續以現在的速度開采,有些重要的金屬可能幾十年后就要用完了!這時候,大家突然發現,宇宙中有無數顆“糖果星球”,比如月球表面藏著能發電的氦-3,小行星上堆滿閃閃發光的金屬塊,甚至火星的土壤里可能有制造氧氣的秘密。一個重要決定就此誕生——去太空采礦吧!

  六腳機器人的設計靈感

  普通機器人在地球上走路很容易,但在外星球可不一樣!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輕輕一跳就能蹦三層樓高;而有些小行星的引力微弱到像在游泳池里漂浮。這時候,劉新華教授團隊的腦洞大開——他們從自然界找靈感!

  ●車輪+爪子=太空滑板鞋

  3個會轉圈圈的“風火輪”腳適合平坦路面快速移動,3個帶尖刺的機械爪能像壁虎一樣扒住巖石。當遇到陡坡時,爪子會“咔嗒”一聲彈出,變成登山鎬!

  ●折疊收納超能力

  機器人的六條腿能像雨傘骨架一樣折疊,發射時縮成冰箱大小,在地外星球著陸后“嘭”地展開,變成一輛小汽車那么大(這不禁讓人聯想到電影《變形金剛》里的畫面)!

  02

  月球特訓大闖關!

  在“冰火兩重天”里練絕技

  為了讓機器人適應月球的極端環境,科學家們打造了一個超酷的“太空訓練基地”:

  ●130℃烤箱與-180℃冰箱

  白天用比烤箱還熱的紅外燈照射,晚上開啟液氮噴射器,機器人要在這樣的溫差下保護精密儀器(就像你的手機突然被扔進雪堆又拿進桑拿房)。

  ●懸吊式蹦床訓練

  用彈簧和吊繩把機器人輕輕提起,模擬月球的小重力。工程師說:“這就像給機器人裝上了隱形的翅膀!”

  ●火山灰特制月球沙

  用地球火山灰混合陶瓷粉,造出和真實月壤一模一樣的“訓練沙坑”,機器人要在這里練習鉆探、取樣、搬運。

  機器人的“十八般兵器”

  這個六腳小礦工可不是只會挖土哦!它身上還藏著這些秘密武器:

  ●激光掃描眼

  能發射彩色光線掃描地形,自動畫出3D藏寶圖,避開危險的懸崖和深坑。

  ●金剛石鉆頭手臂

  旋轉速度比電風扇還快100倍!就算遇到最堅硬的隕石也能鉆出小孔。

  ●太陽能小背包

  背上的折疊式太陽能板展開后像蝴蝶翅膀,能給電池充滿能量。

  ●樣品保險箱

  用特殊材料制造的密封艙,能把采集到的月壤樣本保護得比冰激凌外賣箱還嚴實。

  03

  太空里的神秘寶藏!

  月球大倉庫里的驚喜

  科學家們通過嫦娥探測器發現,月球就像個超級大倉庫。

  ●氦-3能量塊

  這種神奇物質在地球上極其稀有,但月球表面估計有100萬噸,1噸氦-3產生的電能,據說夠讓整個北京市用1年呢!

  ●隕石坑里的“冰激凌”

  在永遠照不到陽光的極地隕石坑里,藏著像雪糕一樣的水冰。未來宇航員叔叔可以直接把這些冰變成飲用水,甚至分解成火箭燃料。

  ●月球混凝土

  月壤中含有特殊礦物質,使用混合3D打印技術后,能直接在月球上蓋房子。

  小行星上的“金屬星球”

  ●有些近地小行星簡直就是漂浮的金屬山。

  比如靈神星,這顆直徑200多公里的星星,85%都是鐵、鎳、黃金和鉑金。科學家曾開玩笑說:“它可能是某顆古老行星的核心,像被剝了殼的核桃仁飄在太空里。”

  04

  未來宇宙大開發!

  中國的“機器人先遣隊”

  當NASA還在為阿爾忒彌斯計劃招募宇航員時,中國已布局“機器人先遣隊”,并有相關計劃:

  ●2030年前:在月球南極建立無人采礦站,年產氦-3達1噸。

  ●2035年:實現小行星捕獲與拖運,建立地月空間冶煉廠。

  ●2049年:依托太空資源,建成可容納1000人的火星城市。

  這場競賽中,“星際礦工”只是起點。隨著可回收火箭、太空3D打印、核熱推進等技術的突破,科幻作家筆下的“小行星帶采礦帝國”正加速照進現實。

  中國的“星際礦工”不僅是一臺機器,更是一把打開宇宙寶庫的鑰匙——在那里,稀土將點亮超導網絡,水冰會孕育地外綠洲,而每一個勇敢的探索腳步,都在書寫著屬于星辰時代的《一千零一夜》。

  保護宇宙環境的約定

  雖然開發太空資源很讓人期待,但科學家們也有重要約定:

  ●絕不破壞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在月球設立“自然保護區”。

  ●所有國家共享太空科研成果。

  05

  小小工程師計劃!

  盡情發揮你們的創意吧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也躍躍欲試,想大展身手?現在輪到小朋友們發揮創意啦!不妨試試這些有趣的活動。

  ●用樂高搭建月球車。

  試試給積木車裝上六條腿,用橡皮筋當彈簧,在沙盤上模擬月球行駛。

  ●廚房里的科學實驗。

  把面粉和可可粉混合做成“模擬月壤”,用吸管當鉆頭,看看能取出多深的樣本。

  ●夜空觀測任務。

  每月農歷初七前后,用望遠鏡尋找月球上的第谷環形山——那里可能是未來采礦基地的選址呢!

  寫給未來宇宙探險家的話

  親愛的孩子們,當你們仰望星空時,那些閃爍的星星不僅是美麗的鉆石,更是等待著人類探索的寶庫。今天的六腳機器人就像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而你們,或許會成為在火星建立城市、在小行星開辦工廠的宇宙開拓者。每個異想天開的點子,都可能改變人類的未來。現在就開始收集你的“星際創意”吧——畫在筆記本上,搭在積木里,或者寫一封關于未來的信寄給科學家。

  值班編輯:傅藍天

  值班審核:周艷華

  值班編委:傅愛華



一鍵分享